泰北旅遊地美斯

 

過客

 

泰北風景如詩如畫。我以自身經驗,曾向排名十強的一家越南旅行社提議開闢到清邁和清萊的旅行線;得到的回是,越南遊客根本不能分辨南北,只知道曼谷和芭提雅,因這行程費用最便宜。

事實上越南遊客的選自有他的道理。芭提雅北郊有座“泰北民俗村”,就如深圳的“錦繡中華”,使遊客免舟車累,就可以欣賞泰北美景。其中有清萊府的“異域孤軍”展示間,發了我極大的好奇心。這次有機到清萊,我決心要探其究竟。

 

说明: C:\DOCUME~1\H&HCOM~1\LOCALS~1\Temp\ksohtml\wps_clip_image-23651.png

 

窮山水中的華人村

清萊正北走70公里,逶迤爬上1350米的高峰。一下車就聞到一股新鮮茶葉的清香,不用紹,大家都知道到了泰北茶葉之,也是旅遊地——美斯村。美斯村只人家,唯一的條街上有家“新生旅館”,以及做遊客生意的土特商店。販賣茶葉、咖啡、桂圓,茶葉屬凍龍茶系列,跟我林同省龍茶不相上下。

到美斯的時候,還有個多月才到春節,但“年年難過年年過,處興家處家”、等一幅幅大紅春聯,卻仍醒目地張貼在村中各家各的門口,喜洋洋(下圖)。村中小街上,那一家家著中文招牌的店鋪更是大紅籠高。美斯人過中統節日,中文、學中文。我懷疑自己走進了雲南村寨。所有墳墓都朝北,以示念。這裡有十九萬華人,分在美斯一百多個村莊。

這個曾經長期與外界隔的崇山峻嶺什麼有這眾多的華人社團?設在離美斯一公里、外觀有點像台北故宮的“泰北義民文史館”我們開這個秘密(下圖)。

異域孤軍

時期(1937——1945),法印支日本領,了中最便捷的出海口。泰有如頭草,見到日本處上風,就宣加入軸心,向英、美宣。日軍借道泰進攻英,目的在唯一出海口——滇緬公路。中政府羅斯福總統的請求,向緬派遣遠征軍。其中李彌中將屬下的93師立下了赫赫功。

说明: PC110177日本投降,泰見風轉舵,立即宣佈對美英宣無效。英首相丘吉爾認那簡直是兒戲,要求泰政府爭賠償;美杜魯門總統寬大為懷,泰才免為戰的慘景。戰後,中把遠征軍撤回雲南。

1949年,中人民解放軍解放大西南,雲南省主席盧漢投降。李輝指揮的一支民黨殘軍拒不投降,流竄到緬,借用93師番號,而並非真正的93師。這支殘軍開頭只有3000人,不足個團,領緬泰邊境的大其力鎮地。

1951年,台政府派李彌接替李輝,騷擾雲南。反攻不成,93師收容了各種難民、地主武裝、軍,隊伍一下子擴充到八萬人。這支扶老攜幼的軍隊軟硬不吃,緬政府束手無策,只好告到聯合,迫使台政府調回李彌并撤回7千名正規軍。民黨政府並不想底放棄這個反共前哨,“明撤暗留”,派柳元麟軍接防,大部分人員物資還是留了下;再者,93師大多是雲南人,他們也並不想去台1955年,柳軍手下三萬人,編成五個軍,準備反攻雲南。1961年,得到緬政府同意,中人民解放軍發“湄公河之春”役,分兵三路,打到湄公河邊,柳元麟被打得不成軍。同年,民黨政府底撤軍,調回柳元麟,只剩下不願回台的四千人,自發推舉段希文將軍為總指揮,殘軍成了孤海外的“孤軍”。

 

殘軍解甲歸田

 

走投無路的93師退回泰領美斯樂為地,泰軍的鬥力比緬軍還要差,雙方僵持了八年。1969年,因感到反攻大陸無望,93師宣放棄反攻大陸,與臺灣斷關係,向泰王稱臣。當時泰國為付帕當山苗族遊隊,準備民黨殘軍中招募一批軍官,訓練泰軍人。段希文歸順泰正逢其時,任命他北人民武裝自衛隊總指揮,在帕當山鬥中立了大功,泰國國王普密蓬在皇宮接見了他。他向王跪拜(下圖),接受“御賜”國國民,其所部及家全部就地加入泰國國籍,享受與泰軍隊及家的待遇。1980年,段希文在泰因病去世,享年80。泰國國王親自發電追悼,遺體上覆蓋泰國國旗。在距美斯一公里的高地上修建了豪華的墳墓,成當地個旅遊景點。

说明: https://encrypted-tbn0.gstatic.com/images?q=tbn:ANd9GcTGOjmjnNeXuFmToclzWpeM81sgVP6GAQySX0wNUwLHh1eoD1MN“文史館”中陳列了當年殘軍向政府繳納的槍械。令我吃驚的是,以反共己任的民黨殘軍,居然起毛主席語錄“槍桿子里面出政”(下圖);可見,他們也運用了毛東的游擊戰原理。

昔日解甲的八萬殘軍,其裔已發展到今天的19萬人,民族文化的推崇並影響他們深深融匯泰。美斯地區已成發展農村經的亮點,底結束金三角不光彩的頁。這裡距離雲南只有100公里,再也沒有誰要回“故國”,倒有不少雲南人立足,成新華僑。美斯人就這憑勤的雙手,創建了自己的人間園。

说明: C:\DOCUME~1\H&HCOM~1\LOCALS~1\Temp\ksohtml\wps_clip_image-24969.png

 

段希文將軍陵墓:

说明: http://file20.mafengwo.net/M00/71/8E/wKgB3FIRz7SALwz_AA51psdVnPU81.groupinfo.w600.jpeg

 

www.zhencang.or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