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谈错别字

 

陈金云

 

日前谈过错别字,今天再谈错别字。

错别字就是错字和别字的统称。为便于叙述,还是沿用统称。那么,错别字有什么危害呢?也许有人认为,写错一个字算不了什么,不必小题大作,等等。其实,在不同场合写错字,造成的负面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。在私密日记和书信上写错字,可能无大碍。但是,在其他场合上写错字,后果就不能小视了。试举三个例子来说明。

这是一个真实故事。考虑到保护个人隐私,省去当事人的名字。

上世纪70年代后期。某华侨农场一个生产队小学。有一天,某语文老师给三年级一个班上课。当进行词语解释时,他在黑板上写了巴掌大的“榜样”两个字。一个女生举手发言,指出老师写的“榜”字错了,右边的“旁”字下面应该是“方”字,而不是“力”字。但是,那位老师坚持说他没写错:这个字就是这样写的!小女生一时无语。放学后,她把这件事告诉父亲,即刻成为家长们茶余饭后的话题。他们强烈地表示,要向农场宣教科反映情况,要求撤换那位“白字先生”。

试想,一个班有四五十个学生,如果他们都被迫认同那位老师的“榜”字,那么,后果是怎么样的呢?

例二:

上世纪80年代初,某机关向本系统基层单位下发会议通知。会议如期召开,但有些与会人员却姗姗来迟。究其原因,原来是《通知》中有一句话:“这次会议很重要,勿必按时出席”。基层单位接到会议通知后,大多数与会者都知道《通知》中的“勿”是“务”的笔误。但是,由于某种原因,有些与会者误以为“不必按时出席”而迟到。虽然主管领导在《通知》寄出后发现了其中的严重问题,立即责成办公室紧急补发订正通知,却因邮途等缘故,收效甚微。结果,一次“很重要”的会议,却开得“松松散散”。

事后,有关人员受到严厉的批评,并作为一次严重的教训。

例三:

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故事叫做《一个偏旁毁了一座城》。

1853年,太平军北伐时,驻扎在江苏仪征城外。先行官派小校向主将请示行军路线时,正在与人交谈的主将默默地写了个“烧”字。先行官见到手令大吃一惊,但又想军令岂能更改,便下令每个人准备一把火,拂晓前烧城。只见满城烟焰冲天,到处哭天呼地。主将找来先行官,查问为什么烧城。看了手令后大呼:“我过,我过!我把‘绕’字写成了‘烧’字,好端端的仪征城化为灰烬了!”遂请主帅将自己处以极刑(据《文史月刊》2009年第6期)。

由此可见,在黑板上写错一个字,一个语文老师的名誉扫地;在公文上写错一个字,一场重要会议变了质;在手令上写错一个字,一座城池化为灰烬、遍地焦尸。写错别字的教训何其深刻啊!

汉字表意细腻准确,有的只是一点之差,或者某一笔画长短略有差别,意思就迥然不同;有的同音不同字,意思不同甚至相反。这些写字的基本常识,即使是在小学阶段,老师就无数次谆谆教导过我们,要求我们注意每个汉字的书写、发音,准确区分它的细微差别。否则,写出错别字来,轻者可能闹出笑话,重者以字害义,误导他人,甚至可能产生预想不到的严重后果。

汉字担负着传承华夏民族几千年灿烂文明的重任。作为炎黄子孙,努力弘扬中华文化,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。“珍藏原创网”、“珍藏网络”、“海防华侨网”、“寻声诗社网”、“鸣耀扬洋桃李聚汇”等校友、侨友网站的创办,为这些网站提供资助而慷慨解囊的人士,以及为网站提供稿源而笔耕不辍的作者,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已经并且正在作出积极的贡献,其影响已遍及整个网络世界。同时,维护汉字的纯洁性、规范性、严肃性,对每个华夏儿女来说都是责无旁贷的。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提高对错别字危害性的认识,规范书写,认真核校,少出或不出错别字只是举手之劳而已。然而,就这么不费吹灰之力的小事,却对自己,对他人,对社会,对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健康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。

总之,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切实掌握好、使用好规范的汉字,在各种媒体上出现的错别字少一点,再少一点,更少一点……

 

2013-03

www.zhencang.or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