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客
2014年3月13日,由“越火”旅行社發起組織旅遊考察團(Famtrip)集合了25家電視台和報社的記者擠滿50座位的大巴逶迤北行,直指富安省。考察團沿途得到高規格的接待;我雖然不是記者,但也嘗到“無冕王”的榮耀,也感受到作為報人的責任。我雖然勉強算是華文“解放日報”的資深撰稿人,但卻以越文雜誌“今日知識”的代表資格參團。
“越火”總經理阮文美先生身兼大學講師、報人,親自擔任導遊,他生動的講解使我們這次考察增色不少。
富安美食
1585年,第一代阮主阮璜征發流民開拓富安,取“天富地安”吉祥之意。1611年建富安府,明命年間始建行省。
傍晚,考察團才到達富安省省會綏和市。我們得到“沙煲飯”餐廳東主的熱情款待。名為沙煲飯,但我們吃到了最美味的馬鮪魚。馬鮪魚是富安的特產,每尾重70-——80公斤,是一種深水馬鮪,日本人稱為“海上雞肉”。在胡志明市,只有一些大超市才有深水馬鮪見市,並且非常搶手,會在一個小時內賣光。
見侍者捧上生馬鮪魚片和芥末、醬油,我就按照日本人的吃法,混和了芥末、醬油蘸吃。一股辛辣直衝鼻腔,沿途感染的風寒一掃而光。回顧身旁的團友,他們都把魚生和薄餅捲成生菜卷,再蘸醬油芥末,成了一道“日越合璧”的菜色,我才“糾正”過來。
我們還吃了馬鮪魚肚(胃而不是鰾)涼拌,十分厚實清爽,要不是事先看了菜單,我一定以為是豬肚。紅燒馬鮪和清蒸馬鮪,都十分可口。晚上,沿著綏和市著名的飲食街——防波堤街散步,一股清香引得我食指大動,不由得停下,點了道馬鮪魚眼燉藥材。一隻魚眼滿滿一盅,芬香四溢;據漁民口耳相傳,它的功效不遜“威哥”。富安無愧“馬鮪魚之都”。
富安並不只有馬鮪魚。次日早點,我們品嘗了地方色彩濃厚的豬雜粥。不只有清脆的豬雜,還有白切豬肉,按越南傳統吃法捲生菜卷,佐以熱粥,在西堤可吃不到(下圖:後排右三是阮文美團長,他前面是著名詩人范春元)。
富安的咖啡絕不比邦美屬遜色。我品味黑咖啡,聽鄭公山的音樂,樂得把小情人紅杏出墻這樣天大的煩惱也拋諸九霄雲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