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慶聽雨記

過客

 

君問歸期未有期,巴山夜雨漲秋池,

當共剪西窗燭,卻話巴山夜雨時。

何處聽雨?

   這首題《夜雨寄北》膾炙人口的七絕,是晚唐詩人李商隱做東川節度使柳仲幕僚時所作,有寄給友人和妻子說;我覺得寫給妻子更貼切,因只有夫妻才“共剪西窗燭”。全詩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藝高膽大,重複使用“巴山夜雨”,雖犯了忌,但前意境完全不同:前句言景,句抒情。

我中學時讀過風靡一時的小說《紅岩》就是使用這首詩作聯絡暗號。

二十年前,我彳亍獨行,到秋之山城。那時,重慶才剛升格直轄市。白天,我跑遍了朝天門、白公館、沙坪等名,晚上中的“巴山夜雨” 微妙雅致的韻律。

只有親到渝州,憑窗立,聽瀝淅淅通宵達的夜雨,才能進入詩的意境。四川是盆地,入秋雲豐雨盛,山城特多夜雨,居全之冠。這夜雨聲,因高低錯落的地,因寬窄不同的極豐盛的葉,更有一番獨特的詩意。巴山夜雨,是毛毛細雨,雨打芭蕉,決不同于南暴雨的粗獷淋漓。巴山夜雨牽動了多少離鄉蜀客的情思,已超越自然,體http://www.sc666.com/upimage/scenery/20085291529674308.jpg現歷史和人生,被稱“巴渝之魂”。

重慶聽雨有許多去處,朋友我到縉雲山的竹林(左圖)。

聽巴山夜雨,還要欣賞秋池水溢。夜雨的雋永,需要個經典的與之呼。重慶朋友答不出個所以然,我就獨自幽探秘。

訪“巴山夜雨”誕生地

 “巴山夜雨”發源地佛圖關,位于重庆老城西地高險,海拔388米,兩側環水,三面絕崖,自古有“四塞之險,甲天下”之說,歷代兵家必爭之地。明末崇祯年間,流寇張獻忠強攻佛圖關才能拿下重慶。

李商隱就是夜宿佛圖關的一家寺廟,寫成千古名篇《夜雨寄北》

該寺廟重修于清道光十一年,就名“夜雨寺”。寺坐北朝南,山式屋頂。中抬梁式結構,穿鬥式結構。面闊五間19.2米,進深四間, 通高5.85米,基高0.8米,門前有垂式踏道6級(下圖)。這座以“夜雨”作寺名,供奉“夜雨神像”的寺廟,早在200年前就被定“巴渝五景”,極負盛名。夜雨寺還有秋池等寺院亭閣,沿路刻著《佛圖關銘》、《佛圖關》、《清正廉明》多種記事碑銘,岩壁上的摩岩石刻佛像至今部分尚存。

清人巴縣知縣王爾鑒整理的巴渝十二景,“佛圖夜雨”都是不可或缺的一景。相,夜雨寺前曾立有詩人摩過的夜雨石。後世逢月夜便有雨水滲出,地蒸騰,整個佛圖關雨霧濛濛,雲煙繚繞。大旱之年,井水山泉枯竭,這塊青油的夜雨石卻仍在夜間浸潤滴水,是被老百姓視靈物。夜雨寺便成了重慶城的祈雨之地。不僅是說,在正史《巴縣誌》裏夜雨石也曾有過記載,“壁間有青石,雖亢旱經月,侵晨視之,猶津津涵潤若夜過雨者。”然而,在盪的歲月裏,夜雨寺的前殿毀於戰火,夜雨石也消失在迷霧之中。

經周折,我終找到了夜雨寺的誌、門前聳立的棵大黃桷樹;黃是重慶的“市樹”,屬榕科。兩樹之間的一對門前石獅已不見蹤影,強見到的夜雨寺院,秋池的泉眼早已被一塊倒下的大石碑堵住枯竭。一片荒廢,聽雨之難圓。

“夜雨神”的

早在1985年,夜雨寺就被確定文物點,但不加修葺,也沒有任何防衛措施。

2001年,征求重慶的十大“名片”,夜雨寺居然被排擠掉。第一大名片是莫名其妙的“重慶美女”,大連、杭州美女如雲,你重慶算老?隨推出的“新巴渝十二景”、“重慶十二地”等等都找不到夜雨寺的蹤跡。使巴渝名揚天下的“巴山夜雨”,難道已淡出人們的記憶?

更令人費解的是,20095月,修建渝中區教職中心的實習操作,殘留無的夜雨寺已被推土機底摧。儘管7月中旬,重慶市長“停在佛圖關建設職教中心保護夜雨寺”的緊急通知也不能挽救夜雨寺灰飛煙的命運。

一些有識之士奔走號呼,提出大膽構想:“佛圖關上殘存的‘巴山夜雨’有很深厚的文化涵。如果憑藉文化支撐修建‘夜雨樓’或‘聽雨閣’等建築群,重慶歷史文化的重要誌性建築,某種程度上說甚至可與江南三大名並肩齊名。”可惜,所費不貲,在重慶旅遊資源“過剩”的情況下,人們認重修古跡不如建一條收費高速公路得划算。

,“君問歸期未有期”,巴山夜雨的美好意境終在現實世界中消失盡,留給人們回憶的只剩下那首小詩。

www.zhencang.org